2月失去的,6月夺回来!30万中国厂长的求生之路!

◎作者 | 傅斯特

从来没想过,这么一个词居然蹉跎了中国两个时代——

出口转内销!

1980年代,它是“紧俏货”的代名词,你排着队都没地方买;

2020年,它变成了“活下去”的励志故事,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,突然发现自己走到了一条逆行道上。

四十年一个轮回,让这个词透着股沧桑。

这个词跨时空连接起了全球化大潮的进与退,两个大国关系的近与远,刺破铁幕与铁幕再现的恍然。

全球进出口第一大国的下一步,一秒就被切换到了地狱难度。铁幕内,振奋精神;铁幕外,群狼环伺。

这是困难之际,高层开出的药方之一。

一方面要积极扩张“中国制造”的版图,一方面要收紧拳头,撬动国内消费市场。

6月22日,一份文件落地。2亿人端碗吃饭,30万中国厂长开启求生之路,全都浓缩到了中国人再熟悉不过的淘宝上。

中国厂长们,能不能把握国运,感知行业气候,读懂老百姓的消费需求?

凛冬已至,终局之战。不在冬天苦练,是等不到下一个红利来临的。

还在努力开工复产的中国工厂,万万没想到终局之战会来得这么快。

以前,中国厂长们还可以搬个凳子端杯茶,慢慢揣摩潮水方向。这种机会窗口永远不会有了。

摆在中国厂长面前的难题是:变,还是不变?

变或许是在找死,但不改变就是百分之百的等死。

过去三十年,外贸让中国成为了全球经济的No.2。一定程度上,中国制造的地位代表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。

如今,中国是120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,33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国,65个国家的最大进口国。2019年,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1.54万亿元,贸易顺差2.92万亿元。

而今年1-5月,我国进出口总额11.54万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4.9%;其中进口5.34万亿元,下降5.2%;出口6.2万亿元,下降4.7%。

全球化和逆全球化的进程同时进行,背后的真相是:

曾经为世界提供公共品的美国在拼命收缩,而中国则努力在为全球化续命。

中国的贸易版图上,前狼后虎,强敌环伺,两个痛点被抓住:

高端制造业被遏制。美国对中国科技、5G、芯片等领域的封锁,限制中国留学生,出台禁令和关税,这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,也是新冷战的序曲。

低端制造业在流失。中国的劳动力人口负增长,物价地价双升,综合成本抬高,使得大量低端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、印度等地流失,中国制造也面临着“空心化”魔咒。

高层连续释放信号,开出的药方叫做“国内国际双循环”。

最早在5月14日,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明确提出“双循环”:

6月18日,副总理刘鹤发表演讲:

这副药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,中国制造向国内市场、超大人口规模、4亿中等收入群体转舵。拉动内需是主基调。

而国际大循环带动、升级国内循环,逐步摆脱对传统国际循环的依赖,以“一带一路”为突破口,形成更均衡和多远的国际循环体系。

落到产业结构上,首先就是三驾马车更换轮子——旧外贸终结,出口转内销。

中国产业结构中受冲击,最严重的是制造业。

制造业中最艰难的是外贸出口企业。

尤其是“两头在外”的外贸工厂:原材料靠进口,成品要出口,在中国只做“代工”这个利润最薄弱的生产环节。

外贸出口是一个事关2亿人饭碗的大问题。“稳外贸、稳外资”,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。

旧外贸体系下,外贸企业是“唯订单论”。长期依靠低端制造业,依赖中间商、渠道商来接发订单,出海渠道单一,既没有订单积累,也没有长期客户积累。

说难听点,中国以劳动力换取的市场,是处在全球价值链底层的,是被品牌溢价收割的,是在为全世界打工。

留给中国制造的出路之一,只能是摆脱对旧外贸体系,马车转向国内市场。

出口转内销,再一次成为中国外贸的时代进程。

时隔11年,阿里巴巴重启了“春雷计划”,扶持中小企业。这源于阿里巴巴创业之初的基因,阿里做的虽然是互联网平台,但是一直和实体经济深度绑定。

淘宝特价版在3月正式上线,一方面0门槛欢迎外贸工厂入驻,一方面启动亿元补贴,鼓励消费者购买外贸转内销的商品。

淘宝C2M事业部产业带总经理唐宋表示:“我们推出了淘宝特价版,是希望通过阿里的力量能够带动产业带,特别是在疫情之下,能够为我们的外贸工厂带来一些特别的帮助。”

广东是中国经济第一省,是中国经济的缩影,也是中国外贸的晴雨表。

在世界工厂的大本营——珠三角,近80%的中小企业都遭遇了订单荒。即便营收破亿的外贸企业,资金链也只能支撑2、3个月。

这里的工厂最先感受到外贸变天:

有人等来的是订单萎靡,裁员倒闭;有人却化不可能为可能,把企业做成了供应链上的唯一。

人与人之间命运的分道扬镳,固然要靠自己的奋斗,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。

东莞手机壳制造商乐地数码,目前外贸订单损失超过9成,压力巨大。

总经理吴嘉源透露,必须主动寻求线上化的途径。靠着和淘宝特价版的合作,乐地数码重新调整产品线,在2月就增加了25%的订单,到目前相比数字化改造前,已经提升了5倍的增长。

“2月份失去的,要在6月份拿回来!”

事实摆在眼前,习惯了“唯订单论”的外贸企业,国内是个陌生战场。

一份文件落地,既要维系2亿人饭碗,也是30万中国厂长的求生时刻。

6月22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《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》。

《意见》明确表示,“稳外贸稳外资”,帮助“出口转内销”,激发国内市场等提出了,鼓励外贸企业“对接电商平台”,依托各类网上购物节,设置外贸产品专区。

从6月30日开始,商务部、海关总署等多部门也连续发声。

各电商平台积极响应,淘宝特价版在3月正式上线以后,推出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对外贸工厂量身打造的。

30万个中国厂长,在首届淘宝工厂直购节成交了1.1亿笔订单,国内的剁手党们为他们的复工和维系,迅速回了一波血。

在618期间,淘宝特价版上超120万个产业带的商家在第一天取得的订单数同比增长了668%。

中国人对外贸与内销的相互促进是熟悉的。

在计划经济时代,中国往往将最优质产品用于出口外贸。所以在那个年代,人们稀罕外贸转内销的产品,那都是高质量与性价比的象征。

从改革开放到2007年,这是中国制造崛起的黄金周期,也是中国人收入和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三十年,人们获取优质产品的途径增加了。

九十年代末,外贸逐步向民营企业放开,中国外贸迎来第一次政策红利。阿里巴巴诞生,以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而起家,马云成为了中国企业家的新面孔。

东部沿海城市崛起,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因此剧变。

2008年的经济危机周期,出口转内销拯救了中国制造,你一定记得那个浩浩荡荡的“家电下乡”。国内电商崛起,淘宝、天猫等平台彻底改变了国内零售的样态。

在2015年,国务院同意设立中国(杭州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,数字化供应链的进程从那时就开始了,创造了着中国外贸的第二次政策红利。

疫情后的全球供应链中断,正在催生在中国新一轮出口转内销的大潮,以及中国外贸数字化的进程。

利用数字化优势,依托电商大数据对消费者需求的洞察,接入电商的强大供应链解决传统外贸渠道单一的问题。

淘宝特价版开通了外贸工厂入驻的0门槛通道,并推出“超级工厂计划”,帮助外贸工厂成长为产值过亿的“超级工厂”,打造一大批产值过百亿的数字化产业带集群。

数据显示,当前全国超过一半的外贸工厂都已入驻淘宝平台。

7月2日,淘宝特价版在国内首先上线了外贸频道,这个频道精选了全国145个产业带,2000家优秀外贸工厂。而淘宝特价版上的外贸工厂总数已达到30万家。

对老百姓来说,他们很多不清楚“双循环”格局重构,也没感受到外贸行业的天变。

消费者关心的,还是抓紧钱袋子,“开源节流”成为大部分人的日常。

预计今年,中国就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。

整体消费转淡,而网上零售在持续向好。

1-5月份,全国网上零售额40176亿元,同比增长4.5%,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1.5%,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.3%。

中国消费者是两极分化的:

一方面是中国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,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,他们也承负着贷款,居住在一二线城市,12个大都市圈中;

一方面是6亿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群体,他们散布在中国各个角落,互联网让他们看到了世界的五光十色,和他们无法负担的消费生活。

生在这个报复性存款的年代,生在中国大市场,消费者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和服务?

不可能是做加法的利润收割,而是做减法的降价时代。

这个世界上没有靠降价不能做成的生意,如果有就再降一点。

我们现在需要的商品,是被剥离一切附加利润和溢出部分,回归其使用属性和价值本身。

这就是如今中国消费市场的一个侧写,它有一个名字——下沉时代,消费升级。

下沉不是劣质,升级也不和高消费挂钩。

电商直播,地摊经济,C2M经济崛起,数字经济,出口转内销,消费券派发,消费大促节日……这些模式的大兴,指明了活路的方向。

我们所希望的,是让所有人知道美好生活是什么样子,并且能够负担得起,这个目标也有一个名字——消费平权。

线上消费在国内零售总额的占比中逆势而起,已经足够说明问题。

这种剥离掉一切附加成本,直接将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低价实现的途径,就是目前群雄逐鹿的C2M模式。

你听过它的很多别名:工厂店,客对厂,工厂直供,货找人。

阿里巴巴副总裁汪海,直接指出C2M的核心:工厂提前预判市场趋势、消费者需求,然后快速调整供应链去实现需求。

所有商人都是有危机感的,也没有人会一直做赔本的生意。“做生意赚钱”是每个中国厂长的朴素愿望。

外贸工厂借助淘宝的数据洞察,可以精准预判消费者的需求,并且接入整个阿里巴巴生态,获取阿里供应链的支持。

而国内拥有着几乎世界上所有大牌的代工厂。

如今消费者能够从这些工厂,享受到抛开品牌溢价的超低成本价,享受到同样品质的商品——家具日化、服装、化妆品……

制造和消费者被紧密联系到一起,这是一种革命。

对十八线消费者来说,这就是消费升级,这就是消费平权;

对于开始过紧日子的一线消费者,这就是下沉市场,按需消费。

如今,中国的内需正处于再次爆发的前夜。

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,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。

在外部环境前狼后虎、铁幕重重中,在国际国内两大循环换挡的过程中,出口转内销是一个必然的趋势。而淘宝特价版,正立于这个趋势的潮头。

作为阿里巴巴生态的一柄新的利剑,淘宝特价版所做的事情,并不只是为阿里巴巴开拓业务版图。它是今天阿里巴巴作为一家国民企业,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步。

面对前所未见的挑战和机遇,中国比任何时候都警惕“脱实向虚”,我们更能够理解阿里的战略考虑。在阿里看来,互联网绝不只是信息沟通的媒介,阿里要做服务实体经济的数字化商业基础设施。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,正是阿里巴巴最大的商业护城河。

只有在冬天的时候去练内功,当春天来临的时候,才会有更大的收获。

潮水之下,水大鱼大。把握国运,把握行业气候,抓住历史进程。

中国如此,个人亦如是。

推荐阅读